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云南省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行動計劃的通知
- 時間:2021-11-22
- 來源:
- 瀏覽:320
云工信運行〔2021〕302號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辦、廳、局: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云南省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行動計劃》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021年11月12日
云南省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行動計劃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工業企業中的核心力量,是支撐全省工業快速增長的重要載體,在工業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舉足輕重。為加快培育市場主體,做大工業經濟總量,促進全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的決定及《云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通過重點項目投產納規新建一批、促進小微企業成長“小升規”新增一批、招商引資儲備一批、紓困解難穩住存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一批,加大財政資金、融資、稅費支持力度,大幅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做大工業經濟總量。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全省工業企業達9.8萬戶,年均增長14.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7500戶,年均增長11.0%。先進制造、電子信息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綠色能源、綠色食品、消費品等行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明顯增加。大幅提高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到2025年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0%。
三、重點工作
(一)加快項目投產納規。牢固樹立“發展為要、項目為重、實干為先”的鮮明導向,狠抓工業項目建設。結合“十四五”規劃頂層設計,緊扣綠色硅材、綠色鋁材、綠色能源、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綠色食品與特色消費品等重點產業,依托各地區資源稟賦、產業基礎、比較優勢等,組織、謀劃、儲備一批重大項目。全面落實項目推進責任,聚焦“四個一百”產業類重大項目、產業發展“雙百”工程重大產業投資項目和“3個100”工業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建立工業重點項目清單和推進臺賬,明確建設目標、節點任務、工作責任,強化要素保障,建立項目要素保障協調解決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困難問題,加強項目管理全覆蓋、全過程、常態化,確保當年竣工的重點項目能早盡早進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庫,及時將當年竣工投產項目轉化為當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長動能。力爭每年新建投產納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不少于300戶。(責任單位: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林草局、省統計局、省能源局)
(二)推動規模以下企業“小升規”。建立小微企業梯次培育計劃,將每年主營業務收入1500萬元至2000萬元臨近入規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000萬元左右的高成長科技型制造企業作為重點培育對象,建立“小升規”重點企業培育庫,省級部門、州市、縣三級聯合幫扶和靶向培育。加強“小升規”企業庫動態管理,及時跟蹤監測、做好協調服務。加大對“小升規”重點企業的政策傾斜支持力度,同等條件下專項資金申報優先考慮“小升規”重點企業及新升規企業。瞄準工業轉型升級戰略部署,加快小型微型工業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切實推動一批新材料、新能源、新制造等小微企業培育成長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力爭每年“小升規”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不少于600戶。(責任單位:各州市人民政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科技廳、省統計局)
(三)穩住存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防退規”。強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監測調度,幫助有退規風險的企業保留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序列。分類指導幫扶企業,對有市場、有訂單、有效益、暫時受制于資金等要素制約的停產半停產企業,實行“一企一策”,盡快幫助其渡過難關。對經營困難的企業,引導其通過產品升級轉型、營銷模式創新、企業兼并重組等方式,激活存量,穩定運行。促進有市場、有效益的企業挖潛增效,幫助企業加強產銷銜接和要素保障,開拓市場,以銷擴產,增加盈利,做大規模。發揮龍頭企業支撐帶動作用,支持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重塑供應鏈、價值鏈,鼓勵與小微企業開展產品配套和產業協作,帶動鏈上“臨規企業”共同成長,帶動小微企業上規升級,形成特色鮮明、配套完善、生態良好的企業集群和產業集群。力爭存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每年退庫數量控制在50戶以內。(責任單位:各州市人民政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統計局)
(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結合《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等國家及我省鼓勵類產業發展政策,聚焦在產業鏈中居于關鍵性地位的頭部企業,全面了解各行業國際、國內知名企業情況,細化制定年度招商引資計劃。以研究并解決招商對象最為關心的核心問題為突破口,加強省、州市、縣多級協同聯動,堅持“一把手”招商,組建專門的招商團隊,采取產業鏈招商,并輔以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種形式,力爭謀劃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責任單位: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能源局、省投資促進局)
(五)推動涉工企業轉化。鼓勵產業活動單位轉為法人單位。將一產、三產中工業生產活動占比較大的企業納入工業統計范圍;引導具有工業生產活動的企業通過產能整合、靠大聯強等方式,將工業產能剝離出來,成立新的法人單位,生成新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責任單位: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稅務局、省統計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建立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工作,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各州、市人民政府要把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作為“十四五”期間的重要工作,逐年抓好抓實。加強調研摸底,制定年度工作計劃、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形成上下聯動共同推進的工作機制。(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草局、省商務廳、省國資委、省稅務局、省統計局、省市場監管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能源局、省投資促進局、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云南銀保監局,各州市人民政府)
(二)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培育力度,省級財政在相應的轉移支付制度中予以傾斜支持。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及各類產業項目資金,要對符合條件的年度新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及“小升規”重點培育企業適度傾斜。(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各州市人民政府)
(三)加大融資支持力度。推動政銀企合作,鼓勵商業銀行開發針對新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及“小升規”重點培育企業的專項金融產品,拓寬抵押擔保物范圍,創新還款方式。鼓勵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降低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貸款擔保費率。加快金融機構小微企業專營機構建設,落實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提高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進一步完善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重點支持新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及“小升規”重點培育企業獲得銀行貸款。(責任單位: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云南銀保監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四)加大稅費支持力度。建立完善惠企政策直達市場主體機制,指導企業按規定享受國家和省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積極幫助“小升規”重點培育企業和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賬建制,規范會計核算。(責任單位:各州市人民政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稅務局、省財政廳)
(五)健全服務機制。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作用,從市場需求出發,向“小升規”重點培育企業提供針對性、特色化服務。對重點培育企業統計、財務等專職人員開展上規入統專項培訓,提升企業財務、統計工作能力。支持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重點培育企業參加國內外展銷活動,鼓勵其利用電子商務開拓市場。(責任單位:各州市人民政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統計局、省商務廳)
(六)加強宣傳與考核評價。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紙等媒體進行廣泛正面引導,積極宣傳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相關政策,做好政策解答,進一步激發工業產業活動單位“上規”、“升規”的熱情,努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培育工作納入營商環境考核評價體系。(責任單位:省新聞辦、省政務服務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各州市人民政府)
附表:1.州市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目標
2.主要行業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目標
附表1
州市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目標
州 市 |
2020年(戶) |
2025年(戶) |
到2025年占省 比重(%) |
昆明市 |
965 |
1650 |
22.0 |
曲靖市 |
663 |
1150 |
15.3 |
紅河州 |
452 |
800 |
10.7 |
玉溪市 |
446 |
780 |
10.4 |
楚雄州 |
341 |
600 |
8.0 |
保山市 |
276 |
460 |
6.1 |
大理州 |
265 |
450 |
6.0 |
文山州 |
183 |
300 |
4.0 |
臨滄市 |
176 |
260 |
3.5 |
普洱市 |
166 |
250 |
3.3 |
德宏州 |
151 |
220 |
2.9 |
昭通市 |
143 |
250 |
3.3 |
西雙版納州 |
115 |
170 |
2.3 |
麗江市 |
62 |
90 |
1.2 |
迪慶州 |
22 |
35 |
0.5 |
怒江州 |
21 |
35 |
0.5 |
總 計 |
4447 |
7500 |
100.0 |
附表2
主要行業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目標
|
2020年(戶) |
2025年(戶) |
按工業三大門類: |
|
|
其中:采礦業 |
487 |
450 |
制造業 |
3565 |
6500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
395 |
550 |
按主要行業分: |
|
|
其中:能源行業 |
682 |
1000 |
食品行業 |
1065 |
2300 |
醫藥制造業 |
163 |
300 |
消費品行業 |
496 |
1050 |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
613 |
900 |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89 |
100 |
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207 |
250 |
裝備制造業 |
518 |
950 |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
323 |
450 |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 |
45 |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