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政產學研合力推動CCUS發展
- 時間:2023-03-21
- 來源:
- 瀏覽:154
人民網北京3月18日電 (記者杜燕飛)3月17日,在以“CCUS低碳向未來”為主題的第七屆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國際論壇上,與會嘉賓就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路徑進行交流,表示要發揮政、產、學、研四方力量,共同推動CCUS產業體系做大做強,促進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據了解,CCUS作為綠色低碳技術,將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后加以利用,可用于地下驅油、生產化工原料等,實現二氧化碳排放變廢為寶。CCUS是國際公認的三大減碳途徑之一,是目前實現大規?;茉戳闩欧爬玫闹匾x擇,在碳達峰碳中和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全球利用CCUS減碳將在2030年、2035年、2050年分別達16億噸、40億噸和76億噸,分別占2020年全球碳排放總量的4.7%、11.8%和22.4%。
論壇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為支持CCUS發展,生態環境部在CCUS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劃、研發示范、能力建設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下一步將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強度和總量“雙控”轉變。
“生態環境部將繼續穩妥有序地推進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截至2022年底,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2.3億噸,累計成交額104.8億元?!壁w英民介紹,下一步將逐步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進一步豐富交易主體、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要在進一步完善制度設計的基礎上,啟動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
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黨組書記李金發表示,今年1月,中國地質調查局首次發布的我國海域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潛力評價結果顯示,我國海域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潛力巨大,預測潛力達2.58萬億噸,可為我國“雙碳”目標實現提供支撐。
“今后,自然資源部將進一步聚焦重大需求、創新技術方法,加大研究力度和深度,繼續細化全國主要沉積盆地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潛力評價,開展二氧化碳地質儲存空間安全性評價,積極推廣適宜地質空間持續用于二氧化碳利用和封存,全力保障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李金發說。
實際上,CCUS產業技術發展是一個多層次、跨行業的系統工程。不同地區全產業鏈技術水平仍有較大差距,產業化發展成本依然較高。
為此,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戴厚良表示,要加快形成CCUS產業化規模化經濟利用,并提出三點倡議:一是合力破解CCUS科學技術難題,形成以先進工藝、高端設備產品為載體的技術體系,重點攻關低濃度二氧化碳低成本捕集技術,加強二氧化碳地質利用、化工利用、生物利用技術的研發。二是合力推進CCUS全產業鏈示范工程,構建我國二氧化碳規模化利用工業體系,著力打造3至5個百萬噸級CCUS全產業鏈示范工程,穩步推進千萬噸級CCUS產業園區建設。三是合力構建CCUS高質量發展良好環境,建立新型能源國際合作運行及投資體系,與石油、煉化、煤電、煤化工等碳排放企業加強交流和合作,與國際大公司、研究機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建設一批CCS/CCUS項目,拓展CCUS產業國際合作“朋友圈”。
“全球氣候變化深刻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敝袊こ淘狐h組成員、秘書長陳建峰表示,在“雙碳”目標穩步推進過程中,通過地質利用與封存、化工利用等方式,是目前最現實又可規模化應用與實施的減碳技術。發展CCUS技術,是未來實現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推動生產建設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加速數字化與戰略發展的深度融合,加快CCUS產業建設發展,是實現“雙碳”目標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