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生態環境廳關于2019年12月27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擬審查情況的公示
- 時間:2019-12-27
- 來源:
- 瀏覽:429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及信息公開要求,經審議,我廳擬對以下2個項目作出審批意見,現將有關情況予以公示。
聯系電話:0871-64103332、0871-64667476、0871-68226553(省投資項目審批服務中心受理窗口) 公示期: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提出聽證申請。
通訊地址:昆明市西山區廣福路商業中心A9棟 傳 真:0871-64123089 郵編:650028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評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1 |
祥云建云水泥有限公司日產3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 |
云南省祥云鎮劉廠鎮洪水塘 |
祥云建云水泥有限公司 |
云南省建筑材料科學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
(1)項目名稱:祥云建云水泥有限公司日產3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 (2)建設項目性質:新建; (3)建設單位:祥云建云水泥有限公司; (4)建設規模及產品方案:熟料:日產3000噸,年產90萬噸,年產水泥144.82萬噸。發電機組裝機容量為6MW,年設計發電量為3668萬kwh。 (5)項目投資:項目總投資為79800萬元,環保投資總計約4197.5萬元,占工程固定總投資的5.26%。 |
項目主要環境影響: (一)對大氣環境的影響簡述: (1)項目廠址所處區域主盛行風向為西南風,表明項目廠址所處地區大氣污染物將主要向東北方向輸送。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HJ2.2-2018)6.4.1條的相關規定,項目所在區域為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區。 (2)正常情況下,本項目SO2、NO2、TSP、PM10、PM2.5、氟化物、氨、汞及其化合物短期濃度貢獻值的最大濃度占標率均<100%;SO2、NO2、PM10、PM2.5、TSP、汞及其化合物的年均濃度貢獻值的最大濃度占標率均<30%,一類區年均濃度貢獻值的最大濃度占標率均小于<10%。 (3)疊加現狀環境質量濃度及擬建項目后,本項目評價范圍內所有預測網格點及關心點的SO2、NO2、PM10、PM2.5、TSP的保證率日均濃度及年均濃度預測值均能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要求;一類區保證率日均濃度預測值及年均濃度貢獻值能夠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一級標準要求。疊加后廠界外氨的小時平均質量濃度預測值滿足《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HJ2.2-2018)附錄D中的限值要求。疊加后所有預測網格點及關心點的氟化物日平均質量濃度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要求;疊加后預測網格點及關心點的汞及其化合物的日均質量濃度滿足《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JT36-79)中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限值,年均質量濃度貢獻值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附錄A的參考濃度限值。 (4)廠界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的TSP及氨氣預測值滿足《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表3要求。 (5)本項目不需劃定大氣環境防護距離。廠區衛生防護距離按400m設定,現防護距離范圍內無長期居民點分布,無需進行環保搬遷。本環評要求在項目衛生防護距離內不應規劃建設居民住宅區、療養院、學校。項目環評報告書應提交當地規劃主管部門作為區域城鎮發展規劃的依據。 綜上所述,本項目實施區環境空氣質量良好,項目在建設及運營過程中只要加強環境管理,嚴格落實設計及環評提出的各項廢氣污染防治措施,項目實施對評價區大氣環境影響可接受。 (二)對地表水環境的影響簡述: 本項目采用新型干法工藝,廢水主要有清潔下水、化驗室及機修等輔助生產廢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等。輔助生產用水與生活污水采用一體化處理設施處理后晴天回用于綠化降塵,不外排;項目水泥生產線冷卻塔、過濾器和余熱發電系統產生的清潔下水經600m3集水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于生料磨噴水及廠區灑水降塵,不外排;廠區初期雨水經6000m3集水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于廠區及礦山綠化降塵,不外排。廢水循環使用不外排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項目取水不會對新興苴水庫灌溉區域的農用水產生影響。綜上所述,本項目實施后,對評價區域地表水環境影響可接受。 (三)對聲環境的影響簡述: 項目運營后,在同時考慮廠區內所有噪聲源且對各主要聲源采取控制措施的情況下,水泥廠區各廠界預測點晝、夜噪聲貢獻值均可達《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區標準的要求。項目廠址周邊200m范圍內無聲環境敏感點分布,最近的關心點距離項目廠界1.5km,項目對周圍關心點無影響。在采取相關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后,項目實施對評價區聲環境影響可接受。 (四) 固體廢物影響簡述: 本項目建成后產生的各類工業固體廢棄物及生活垃圾均采取了合理的處置措施,固體廢棄物處置方案較為合理,處置率可達100%。因此,項目固體廢棄物對外環境的影響不大。 (五)生態環境影響簡述: 水泥廠區總占地面積為53.33hm2。項目不涉及基本農田、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及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項目建成后占地范圍內的用地將全部轉變為工業用地,對區域土地利用的格局有一定影響。廠區占用植被類型為項目區域乃至云南省廣泛分布的植被類型及植物種類,項目建設不會對地方生態格局造成大的影響。項目的建設及生產會對動物產生一定的影響,但由于項目開發范圍較小,不會造成區域內任何一種物種的消失。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廢氣對廠址周圍農作物的影響不大。故項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可接受。 (六)對土壤環境影響簡述:項目屬于土壤污染影響型項目,對土壤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大氣污染物中的污染物沉降對建設場地及周邊土壤的影響。根據評價年限內土壤疊加預測結果顯示,評價范圍內土壤保護目標以及占地范圍內土壤中的汞疊加值低于《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GB15618-2018)篩選值以及《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第二類用地篩選值要求,氟化物增加量不大,故項目對土壤環境的影響可接受。 項目預防及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廢水:實行雨污、污廢分流制。生產廢水主要為生產設備冷卻水和化驗室、機修等輔助生產用水。生產冷卻水設循環系統,循環使用,不外排;輔助生產用水與生活污水采用一體化處理設施處理后回用,不外排;清潔下水收集后回用于生料磨噴水及灑水降塵;初期雨水經收集池收集后通過給水處理系統處理后回用于綠化降塵。 廢氣:對有組織粉塵排放源,全部采用高效收塵裝置進行控制,項目共設有61套高效收塵裝置;采用窯頭低氮燃燒+分級燃燒+高效SNCR復合脫硝工藝控制氮氧化物排放;選用優質煤,控制煤中的有害物質含量;設置400m的衛生防護距離。 噪聲:對各類風機安裝消聲器和減震措施;設計時采用低噪聲設備;在四面廠界內空地處種植高大喬木和灌木阻隔噪聲傳播;在生產車間廠房四周和廠區空地搞好綠化措施。 固體廢物:各除塵器收下的粉塵為生料粉塵或熟料粉塵返回生產線利用;燒成部分大修更換的耐火磚為廢高鋁質及粘土耐火磚,采用堆棚暫存,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后,由當地環衛部門統一處理;廢機油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處置。 公眾參與情況:建設單位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要求,采用問卷調查、現場公示、報紙公示、網上公示相結合的方式收集信息。 |
2 |
祥云建云水泥有限公司日產48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 |
云南省祥云鎮劉廠鎮洪水塘 |
祥云建云水泥有限公司 |
云南省建筑材料科學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
(1)項目名稱:祥云建云水泥有限公司日產48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 (2)建設項目性質:新建。 (3)建設單位:祥云建云水泥有限公司。 (4)建設規模及產品方案:日產熟料4800噸,年產144萬噸,年產水泥228萬噸;發電機組裝機容量為9MW,年設計發電量為5760萬kwh。配套棵子山石灰石礦山設計開采規模350萬t/a。 (5)項目投資:項目總投資70001.48萬元。環保投資總計約4182.7萬元,占工程固定總投資的5.98%。 |
項目主要環境影響; (一)對大氣環境的影響簡述: (1)項目廠址所處區域主盛行風向為西南風,表明項目廠址所處地區大氣污染物將主要向東北方向輸送。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HJ2.2-2018)6.4.1條的相關規定,項目所在區域為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區。 (2)正常情況下,本項目SO2、NO2、TSP、PM10、PM2.5、氟化物、氨、汞及其化合物短期濃度貢獻值的最大濃度占標率均<100%;SO2、NO2、PM10、PM2.5、TSP、汞及其化合物的年均濃度貢獻值的最大濃度占標率均<30%,一類區年均濃度貢獻值的最大濃度占標率均小于<10%。 (3)疊加現狀環境質量濃度及擬建項目后,本項目評價范圍內所有預測網格點及關心點的SO2、NO2、PM10、PM2.5、TSP的保證率日均濃度及年均濃度預測值均能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要求;一類區保證率日均濃度預測值及年均濃度貢獻值能夠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一級標準要求。疊加后廠界外氨的小時平均質量濃度預測值滿足《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HJ2.2-2018)附錄D中的限值要求。疊加后所有預測網格點及關心點的氟化物日平均質量濃度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要求;疊加后預測網格點及關心點的汞及其化合物的日均質量濃度滿足《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JT36-79)中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限值,年均質量濃度貢獻值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附錄A的參考濃度限值。 (4)本項目廠界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的TSP及氨氣預測值滿足《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表3要求。 (5)本項目不需劃定大氣環境防護距離。廠區衛生防護距離按400m設定,現防護距離范圍內無長期居民點分布,無需進行環保搬遷。本環評要求在項目衛生防護距離內不應規劃建設居民住宅區、療養院、學校。項目環評報告書應提交當地規劃主管部門作為區域城鎮發展規劃的依據。 綜上所述,本項目實施區環境空氣質量良好,項目在建設及運營過程中只要加強環境管理,嚴格落實設計及環評提出的各項廢氣污染防治措施,項目實施對評價區大氣環境影響可接受。 (二)對地表水環境的影響簡述: 本項目采用新型干法工藝,廢水主要有清潔下水、化驗室及機修等輔助生產廢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礦山區域淋濾水等。輔助生產用水與生活污水采用3000t/d生產線項目設置的一體化處理設施處理后晴天回用于廠區綠化,不外排;項目水泥生產線冷卻塔、過濾器和余熱發電系統產生的清潔下水經3000t/d生產線項目設置的600m3集水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于生料磨噴水及廠區灑水降塵,不外排;廠區初期雨水經3000t/d生產線項目設置的6000m3集水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于廠區綠化降塵,不外排;礦山采區淋濾水經2500m3的收集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于采區綠化降塵;表土堆場淋濾水經200m3的收集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于表土堆場抑塵;廢水循環使用不外排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綜上所述,本項目實施后,對評價區域地表水環境影響可接受。 (三)對聲環境的影響簡述: 在同時考慮廠區內所有噪聲源且對各主要聲源采取控制措施的情況下,水泥廠區及破碎站各廠界預測點晝、夜噪聲貢獻值均可達《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區標準的要求。項目廠址周邊200m范圍內無聲環境敏感點分布,最近的關心點距離項目廠界1.5km,項目對周圍關心點無影響。在采取相關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后,項目實施對評價區聲環境影響可接受。 (四) 固體廢物影響簡述: 本項目建成后產生的各類工業固體廢棄物及生活垃圾均采取了合理的處置措施,固體廢棄物處置方案較為合理,處置率可達100%。因此,項目固體廢棄物對外環境的影響不大。 (五)生態環境影響簡述: 項目廠區總占地面積為53.33hm2,礦山區域總占地面積54.64hm2。項目不涉及基本農田、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及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項目建成后占地范圍內的用地將全部轉變為工業用地,對區域土地利用的格局有一定影響。廠區及礦山區域占用植被類型為項目區域乃至云南省廣泛分布的植被類型及植物種類,項目建設不會對地方生態格局造成大的影響。項目的建設及生產會對動物產生一定的影響,但由于項目開發范圍較小,不會造成區域內任何一種物種的消失。項目礦山開采及運營期產生的廢氣對廠址周圍農作物的影響不大。故項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可接受。 (六)土壤環境影響簡述 根據預測,評價范圍內的農用地土壤質量低于《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15618-2018)的要求,占地范圍內的土壤質量低于《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第二類用地的要求,項目對土壤環境的影響可接受。 項目預防及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廢水:實行雨污、污廢分流制。生產廢水主要為生產設備冷卻水和化驗室、機修等輔助生產用水。生產冷卻水設循環系統,循環使用,不外排;輔助生產用水與生活污水采用一體化處理設施處理后回用,不外排;項目水泥生產線冷卻塔、過濾器和余熱發電系統產生的清潔下水收集后用于生料磨噴水及廠區灑水降塵;初期雨水經收集池收集后通過給水處理系統處理后回用于綠化降塵。礦山區域淋濾水收集沉淀后回用于礦山區域綠化降塵。 廢氣:對有組織粉塵排放源,全部采用高效收塵裝置進行控制,項目共設有64套高效收塵裝置,其中與3000t/d生產線共用22套;采用窯頭低氮燃燒+分級燃燒+高效SNCR復合脫硝工藝控制氮氧化物排放;選用優質煤,控制煤中的有害物質含量;設置400m的衛生防護距離。 噪聲:對各類風機安裝消聲器和減震措施,;對空壓機設置消聲坑及建空壓機專用隔聲房;設計時采用低噪聲設備;在四面廠界內空地處種植高大喬木和灌木阻隔噪聲傳播;在生產車間廠房四周和廠區空地搞好綠化措施,降低廠界噪聲。 固體廢物:各除塵器收下的粉塵為生料粉塵或熟料粉塵返回生產線利用;燒成部分大修更換的耐火磚為廢高鋁質及粘土耐火磚,采用堆棚堆存,收集利用;礦山剝離表土于表土堆場臨時堆放后期用于礦山生態恢復,其他剝離物作為粘土質原料搭配利用;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后,由當地環衛部門統一處理;廢機油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處置。 公眾參與情況:建設單位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要求,采用問卷調查、現場公示、報紙公示、網上公示相結合的方式收集信息。 |